1931年「马自达号 Mazda-go」Mazda Type DA
1935年 「马自达号 Mazda-go」Type-KC
1935年「马自达号 Mazda-go」 Type-TCS
1938年 「马自达号 Mazda-go」 Type-GA
与三轮货车同时诞生的「Mazda」的命名
「Mazda」的名称随着首款三轮货车的诞生而命名,在当时的候补选项中还有「Sumera号」和「天使号」,「马自达号 Mazda-go」听起来与时任公司总裁的姓氏「松田Matsuda」颇为相似。
然而问题是,为何弃「Matsuda」而采用「Mazda」?
其实,「Mazda」一名源于西亚最早期文明的「Ahura Mazda」之神,他代表了和谐、聪明与智慧。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的重要成员将「马自达」诠释为中西方文明起源的标志,以及汽车文明和文化的标志。为促进世界和平并成为汽车行业的明灯,「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改名「马自达株式会社」。由于与公司实际创始人的姓氏发音非常相似,「Mazda」同样也是向其致敬的一种极好方式。
将「Mazda」与当时的销售委托方三菱商事的社徽组合而来的标章成为东洋工业制造三轮货车的注册商标。
全程2700Km 「鹿儿岛-东京长距离试驾营销」
东洋工业早早地积极投身于营销活动,1936年举办的「鹿儿岛-东京长距离试驾营销」开创了日本国内营销活动的先河。4台Mazda号KC型和1台Mazda号DC型在25天内跑完鹿儿岛-东京约2700Km路程,极大宣传了马自达产品的优越性能,同时也对马自达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贡献。
「鹿儿岛-东京长距离试驾营销」
此次营销活动是三轮货车行业的首次尝试,成为之后长距离试驾营销热潮的契机。战后的1950年Mazda发售载货量1吨的1157cc四轮货车「CA型」,又在汽车制造业中踏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