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解决这一课题的正是日益发达的计算机解析技术。同时,研发团队中不乏车体设计方面的专家,充分运用最新计算机解析技术,设计出完全满足当代安全性要求的,轻量化且高刚性的车体。
1998年 第2代 「Roadster」
那时,在多雨的日本,软顶的敞篷车型几乎是异类的。
在极力追求「人马一体」驾驶体验的基础上果敢地采用手动闭合的软顶车篷,可谓创新之举。
同时,摈弃4人座设计,采用双人座布局,也是果断践行了「追求卓越・简装上阵」的原则。
直截了当地追求驾驶乐趣
发动机不依靠涡轮增压装置提高马力,而是选择自然吸气(NA:Natural·Aspiration)的1,600cc直列4气筒DOHC4阀门发动机。研发团队坚信,「人马一体」的驾驶乐趣,不是依靠令人诧异的大马力和先进的电控装置来实现的。
同时,极力减少发动机内部动能损失,使加速操作灵敏化,运转情况高速良好,致力于打造能够给人带来舒爽快感的发动机。
为了实现切实的换档操作感,安装了变速器与差速器相结合的「PowerPlant Frame」,以获取刚性感的提升,此技术也成为后续「Roadster」的技术改善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技术要素。
悬架装置方面,为了激发操控潜能,研发团队毫不犹豫地采用4轮双横臂式悬挂,也体现了马自达对「人马一体」的执着追求。
2003年 「Roadster Coupe」
2015年第4代 「Roadster」
正是因为部分跑车特有的精神力量,才创造出今天「Roadster」的奇迹。
而依靠这一信念,时至今日,第4代「Roadster」仍然传承马自达「人马一体」的驾驶乐趣,不懈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