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马自达推崇的「理想驾姿」Vol.02
车随意动的操控必定与驾驶姿势有着密切关联。
大坪智范,上村裕树等马自达的研发人员对此坚信不疑,并且对此潜心研究10年之久。为了研究「理想驾姿」的真谛,日以继夜,踏踏实实地从事着对舒适关节角度的验证等基础研发工作。这些努力,如今已成为了马自达造车理念的核心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步:深度研发各操控单元的最佳形状和特性
风琴式油门踏板令操控更加顺畅--深度研发,让操控单元的特性配合驾驶者的特性
「要让腿部保持放松,最基本的就是要让脚跟着地。这样,脚踝就可以以脚跟为支点,由上至下地运动。马自达选择了支点位于下方的风琴式油门踏板,确保油门踏板反馈与脚踝的动作保持一致,实现顺畅地操控」。
同时,使用风琴式油门踏板还有另外一个效果。即,腿部在长距离行驶中也不会感到劳累。
「人体膝盖下方共有两大块肌肉。收起脚时使用的是胫骨前肌,伸展脚时使用的是比目鱼肌。油门踏板的操控,主要是通过伸展脚去踩踏的,所以只要将脚跟放在地板上,脚部的重量是由风琴式踏板的反作用力来支持的,无须使用胫骨前肌,仅只靠比目鱼肌就能轻松地操控踏板」。
大家在长时间驾车后是否会有胫骨前肌酸痛的感觉?那是由于脚部没有固定住,踏板与脚部的动作不一致,因而同时使用了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导致的。由于比目鱼肌比胫骨前肌的面积更大,所以只使用比目鱼肌来操控的话,就可以大幅减轻腿部的疲劳。
胫骨前肌…该肌肉收缩可以让脚腕朝着抬起的方向运动。
比目鱼肌…该肌肉收缩可以让脚腕朝着下压的方向运动。
追求理想的驾驶姿势,助力实现「人马一体」的驾乘愉悦
马自达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打造「理想驾姿」,那么,实际效果体现在哪里呢?
「驾驶车辆时,如果我们保持便于操控的姿势,那么首先能「提高安全性」。比如,脚跟悬空时与脚跟固定时相比,将脚从油门转移到刹车所需的时间相差0.1秒-0.2秒。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这短短的0.1秒之差足以决定事态大小。
其次,「理想驾姿」还可以「提高操控性」,更直观地感受到车随意动的操控感」。马自达对「理想驾姿」的追求带来的是卓越的安全性和操控性。换言之,「理想驾姿」也有助于实现马自达所追求的「人马一体」的驾乘愉悦。追求「理想驾姿」,尽享驾驶乐趣。
大坪称,在「理想驾姿」下驾驶,就可以很明显地区分出车辆的操控性的好坏。这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是欣慰,也是压力。「为了让用户能够尽情地享受我们全心打造的产品带给来的驾乘愉悦,我们始终追求完美的驾驶姿势,对此,我们感到自豪而自信。希望大家能够以「理想驾姿」全身心地去感受到真正的人马一体」。大坪笑容满面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