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G-Vectoring Control 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研发者秘话Vol.02
「G-Vectoring Control 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的创新性
与SKYACTIV创驰蓝天技术的相辅相成
车辆是由众多零部件组合而成,大致分为发动机・车架和底盘等这些硬件单元,然而至今却没有将这些单元有机整合统一的技术设想,我们在SKYACTIV创驰蓝天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将发动机・变速箱・车架、底等作为全新的硬件设备融合于一台车辆中,并致力于研究如何使这些具有革新性的部件相互协调,并且加以整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力。而在此之前,马自达也一直力求通过发掘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的协同效应,提高车辆操控的「统一感」。
凭借SKYACTIV创驰蓝天发动机的优良应答性而实现的性能优化
以驾驶者的方向盘操舵为基准,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而合理控制车轮接地负荷的GVC系统,要是没有SKYACTIV创驰蓝天发动机的精确的应答性能也就无法实现其微妙控制了。通过微妙的扭矩控制来调整驱动力细微的变化,为了协调统一整个车辆动态控制系统,具备优良应答性能的发动机是必不可缺的。
SKYACTIV创驰蓝天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控制十分精确,便于实现符合驾驶者操控方向盘要求的扭矩控制。同时,悬架・车身・座椅和方向盘等驾驶者与路面之间的传动装置都十分稳固,所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最优配比的扭矩控制。如同没有强健的身体就算再怎么练习投球姿势也无法成功将球投出一样,若没有结实稳固的车身,无论给车胎匹配多合理的接地负载都无法达成理想的动态平衡效果。突破「车辆运动力学」的常识
SKYACTIV创驰蓝天技术本身就是打破常规束缚・自由发挥想象的产物。GVC系统也打破现有「车辆运动力学」的常识,将一直以来都独立控制的的「横向加速度」与「前后方向加速度」有机整合的同时,改变了车辆动态控制的常识,独具创新的想法也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车辆运动力学」的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过弯时如何控制车身前后负重配比,而始终都认为这应当是人为控制的领域。
GVC系统的诞生,赋予车辆控制车身前后负重配比的能力,也许会成为改订「车辆运动力学」教科书的契机。
与以往底盘控制技术的差异
熟识驾驶技术的人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自己怎样竭力控制车辆,总是有无法完全掌控的领域存在。GVC系统可以弥补这一空白区域,合理控制车辆行驶。为何GVC系统的搭载车辆会带给人舒适的驾驶体验,因为GVC系统合理分配四轮负重,巧妙利用轮胎张力,也就是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做无用功,因此也就不会使人产生外部控制力的介入感。和高效地将燃料能源转化为汽车动能的SKYACTIV创驰蓝天发动机同根同源,GVC也力求「将燃料燃烧后从发动机中释放出动能,高效地传输至轮胎」,恰恰符合马自达坚持不懈追求,令人身心愉悦的「人马一体」感。
「G-Vectoring Control 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因具有「以人为本,通过研究人体工学来探讨汽车的理想形态」这一创新思维,而荣获「日本第10届儿童设计大奖(Kids Design Award)」。
了解更多
技|研发者秘话Vol.01「G-Vectoring Control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诞生的契机
技|SKYACTIV-VEHICLE DYNAMICS创驰蓝天 车辆动态控制技术
技|「G-Vectoring Control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详解